時間:2016-09-27 08:33:38 編輯:5號網-hzq 5932
白開水是我們日常喝的最多的飲品了,大家都吃燙的東西對身體不好,那么問題來了,喝燙的水有什么危害呢?經常喝燙的水會怎么樣呢?下面我們來一起介紹下吧!
我們的口腔粘膜十分脆弱,長期喝燙的水容易損傷粘膜,進而導致口腔潰瘍。如果潰瘍反復發(fā)生,久而久之就容易演變成口腔癌。
喝65℃-70℃的熱水,就足以燙傷食道粘膜,偶爾的燙傷,食管還可以自我修復,但長期反復經歷“損傷-修復-損傷-修復”這個過程,不正常的異型細胞會越來越多,進而導致食道癌的發(fā)生。
人適宜進食的溫度為10℃-40℃,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50℃-60℃,超過60℃就足以燙傷口腔和食道粘膜,導致潰瘍和癌變的發(fā)生。
平常我們進食的時候,難以準確測量食物的溫度,但只要不是過燙,溫度稍微高點或低點都沒有關系,并不會影響健康,也不用太拘泥于65℃。日常飲食中,喝開水先晾幾分鐘,吃火鍋、燒烤等都先晾一晾,用嘴抿一抿,感覺不燙口就可以吃了。
--過于高溫的食物或者水,到胃里都是對身體的一種傷害。傷害最大的部位,是食道和胃。
--每個人的胃都有一層保護膜,如果長期吃太燙的食物,很容易燙壞你胃的保護膜,從而導致患上不可治愈的疾病。
--然后是我們的口腔,長期吃燙的食物,會讓我們的舌根細胞變異。而食道粘膜被燙傷后會脫落,脫落之后就沒有了保護。很容易患上食道癌。
--人的口腔、食管和胃的耐受溫度為50~60度。經常吃熱燙的湯飯與食管癌的發(fā)生、亦有關系。研究表明,在食管癌高發(fā)區(qū),多數患者有愛吃燙食的習慣。
--所以為了避免對口腔、食管粘膜的湯傷,減少食管炎、急性胃炎、食管癌的發(fā)生,應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不要吃熱燙的湯飯等之類的。
1. 喝足夠的水,滿足每天人體所須補充水要求。
2. 主動喝水,不要等渴了才被動喝水,等有渴感時,說明身體已經處于失水或脫水狀態(tài),對健康不利。
3. 細水長流,也就是說,一天中飲水次數要多,每次數量要少,一般100-150毫升。
4. 倒在敞口杯中的水不要放太久,10-15分鐘內飲完,以免受到空氣污染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最熱標簽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